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目前,国际主流的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共有三个:普氏的IODEX、TSI指数和《金属导报》的MBIOI。去年,国际铁矿石“三巨头”宣布放弃长期协议定价机制,转而通过指数定价的方式,对铁矿石价格作季度或者月度调整。这一变化,使得铁矿石的现货价格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需要指出的是,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等)的价格指数本身并不能定价;基于指数的衍生工具, 才是价格发现的载体,并且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对冲的工具。

在指数方面,尽管各个指数选取的基准和价格录入方式不尽相同,但目前三大指数中最主流的铁矿石种类,都是62%品位的粉矿CFR(俗称到岸价)。

“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CSI)也是基于62%品位的粉矿和块矿。CSI的出现,可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由于目前流行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一般是进口价格,CSI尝试反映国产矿石的价格,也可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但是,如何科学地编制价格指数,使其更为客观真实地体现市场的价格,还有值得讨论的地方。

无论是IODEX还是TSI或者MBIOI都并非只是单独选取一个中国的港口编制指数。IODEX的青岛港、TSI的天津港以及MBIOI的青岛-日照-连云港都是指数编制中的基准港口,其他港口的价格则通过市场运费价差数据,“标准化”(normalize)至基准港口。

标准化至基准港口、基准品位之后,TSI和MBIOI的计算方法是,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指数。普氏在标准化之后,还会剥离数量过大或过小的交易。

“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收集的数据来自中国的十大港口,标准化至基准品位价格之后,通过各自权重最后综合得出进口矿石价格。但是,如何衡量各个港口所占权重,权重是否合理,却是关键所在。尽管反映出十大港口各自的价格对企业有参考意义,但是否可以将这些数据这样简单地线性加和在一起,或许仍有待探讨。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铁矿石掉期市场的发展,中国可以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探索推出在岸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掉期业务。中国的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焦炭期货对冲自己的原材料风险,同样也应该学会通过设计、监管铁矿石掉期交易,管理自己的铁矿石采购风险。

仅有庞大的生产量或需求,并非意味着自动拥有定价权。以原油为例,北海布伦特石油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2%左右,但全球70%的原油交易量却直接或间接通过布伦特进行定价。使得布伦特成为全球标准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依托了一个成熟、开放、透明、治理结构规范并且活跃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

铁矿石目前的发展轨迹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市场颇有几分相似。现在世界上几大重要的交易所都推出了基于各大价格指数的铁矿石掉期合约。作为铁矿石第三大生产国的印度在今年一月推出了以TSI为结算价格的首支矿石期货,新加坡交易所也在酝酿于今年四季度推出铁矿石期货。可以说一场铁矿石定价的结构性变革正在展开,中国有了自己的铁矿石指数,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话题:



0

推荐

黄杰夫

黄杰夫

27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现任美国洲际交易所集团(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母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在美国有17年跨国并购和期货市场的经验,领域包括交易所、期货公司等。曾为中国证监会撰写期货市场发展的报告。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文章